发布时间:2024-12-24 04:32:04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网 三明5月13日电 (雷朝良)每个月,装满50个集装箱、约600吨的笋制品从厦门港出发,被运往日本东京、横滨、大阪等主要港口,之后将进入日本的超市、餐馆、加工厂等,乃至最后上了日本民众的餐桌。
图为福建三明的笋制品品种丰富,备受日本市场欢迎。 雷朝良 摄这些笋制品均由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一家专业生产经营水煮笋、速冻笋、真空包装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企业制作,笋竹制品有40多种。目前公司产品外销率达96%以上,已占日本竹笋市场26%的份额。
向竹林要食物,制笋企业成创汇大户
三明地处福建中北部,森林覆盖率达77.12%,被誉为“中国绿都”。长期以来,三明坚持向森林要食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统筹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绿色经济业态。
截至2023年底,三明林下种植经营面积48.8万亩,产值23.07亿元(人民币,下同);林下养殖经营面积49.02万亩,产值19.42亿元;林下采集加工经营面积27.71万亩,产值116.09亿元。该市现有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9个、省级林下经济重点乡镇8个。
据了解,三明是笋竹之乡,毛竹资源丰富。当地生长的竹笋不仅质量较高,采购价也相对便宜。
随着对竹笋速冻冷藏技术与有机笋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这家制笋企业产品销量一路走高,今年前4个月产量同比增长35%,产值达到5800万元,成为中国水煮笋行业加工出口的创汇大户。
发展林下种植,助沙县小吃走出山门
沙县小吃名闻遐迩,这个“国民小吃”共有240多个品种。其中,草药炖罐,与蒸饺、拌面、扁肉并称为沙县小吃“四大金刚”,而穿山龙、牛奶根、黄花倒水莲、黄精等是沙县小吃核心品类炖罐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身为沙县嘉源油茶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曹仰渠瞅准沙县小吃客户对炖罐需求增大,去年开始在自家油茶林下套种了100多亩牛奶根,目前收入有40多万元。他说,自家油茶林的这种套种模式,林下种植林地使用费低,适合高密度种植,可有效节约种植成本,同时改良土壤,有利于林木生长,减少培育成本,促进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图为沙县林农在整理林下作物。 雷朝良 摄据沙县区林业局副局长乐代明介绍,目前沙县林下种植规模约3万亩,主要作物为牛奶根、黄精、穿山龙、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等,大多用作沙县小吃原材料,产值约5亿元。
近年来,三明以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以林药、林菌及沙县小吃配料为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开展三明道地药材“明八味”评选,加强与华润三九等龙头药企合作,形成清流岗梅、永安金线莲、泰宁铁皮石斛、尤溪茯苓等示范基地,带动近28万农民参与经营,2023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79亿元。
美人茶飘香,茶农变富农
福建名茶无数,美人茶却只在高山。在三明市大田县,境内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泉水潺潺,大田美人茶就主产于这里海拔1500多米的大仙峰上。
大田美人茶源自台湾,与台湾东方美人茶一脉相承。“早年,我父亲在大陆走访多地后,最终被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招商引资政策所吸引。”“90后”台青彭安源在大田种茶600多亩。
1999年,彭安源的父亲彭宝法来大田投资设厂,引进软枝乌龙、金萱等台茶优良品种和台湾东方美人茶制茶工艺,创办起大田第一家台资茶企。从此,台湾东方美人茶扎根大田。
图为茶农正在采摘大田美人茶。 大田县茶业发展促进中心 供图在多位台商带动下,当地茶农纷纷加入,不断将美人茶制作工艺发扬光大。短短几年间,大田县成为了大陆面积最大的美人茶生产基地,荣获“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称号;一片小小的美人茶,也成了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金叶”。
目前,大田县有茶园面积9.95万亩,加工厂房1310家,全产业链产值40亿元。其中,适制大田美人茶面积7万亩,年产量4300吨。该县29.6万常住人口中有10万人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这10万人贡献了全国70%以上的美人茶产量。
三明已成为福建新兴茶叶基地,主要生产乌龙茶、绿茶和红茶,2023年全市茶园面积36.46万亩、产量5.91万吨。当地已培育大田大仙峰·茶美人景区、沙县红边茶文化馆、大田县五龙山生态茶园、泰宁县状元茗茶舍和尤溪县光兴茶业科技小院等一批“茶香小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