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向左华为向右 谁在“导演”手机价格战

发布时间:2024-11-21 18:53:31 来源: sp20241121

  1月15日,“苹果官网罕见大降价”话题冲上热搜第一。根据苹果中国官网活动预告,其将于1月18日—21日开启“迎新春限时优惠”。苹果称在活动期间,使用符合条件的支付方式购买指定产品,最高可省800元。虽然优惠力度不小,但仍然赶不上电商平台,或许在出货上难以掀起水花,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iPhone 15频频降价的同时,去年发售的华为Mate60仍然供不应求,一些渠道仍需要加价购买。

  在业内专家看来,无论是苹果降价还是华为加价,背后都有经销商的身影,一方面品牌需要经销商延伸其“触角”;但另一方面,双方在价格上也经常打架,在博弈中寻求平衡已成为常态。

  频频降价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此次苹果官网的促销政策超过以往,其中多个机型最高可立省500元,MacBook系列最高可立省800元,iPad系列机型最高可立省400元,Apple Watch SE可立省200元。

  虽然这是官方让利规模最大的一次好的,恐怕还是难掀起多大水花,相比第三方平台,苹果的降价多少显得“不痛不痒”。北京商报记者在第三方平台看到,拼多多百亿补贴下128G的iPhone 15最低价只需要4598元,苹果京东自营店128G的iPhone 15为5199元,而该机型苹果官方价格为5999元,也就是说即便降价之后,其也远高于拼多多上的售价。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了在第三方渠道购买,另有少部分受访者表示优先选择官网渠道,因为该渠道能保证14天无理由退货,对于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花呗分期等支付方式实行24期免息分期,有大学生用户对记者谈到,只有想买旗舰机型例如iPhone 15 Pro Max的时候才会选择官网分期付款,标准版相对而言售价不高,“没必要分期,而且也没什么吸引力。”

  实际上,近年来苹果几乎是每年都有官方促销。优惠券、限时立减等活动频频推出。

  供不应求

  与iPhone 15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Mate60,后者发布时间比前者早了半个月,但至今仍基本处于短缺状态。

  北京商报记者在淘宝等平台看到,华为Mate60的供应仍颇为紧张,在淘宝华为官方旗舰店内,乐臻版Mate60全部缺货,其中黑色、青色、和银色供应较为充足,但即便这样,上述三款手机的12GB+256GB、12GB+512GB仍然买不到现货。此外,即便是有货的手机,该店铺也标注着付款后30天内发货。

  在淘宝、京东上的经销商店铺内,华为Mate60也只是部分有货,青色和黑色机型比较容易买到,至于其他机型,工作人员表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货,至于Mate 60RS非凡大师系列,连工作人员称其从来没拿到过现货。

  采访中有经销商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现在手机发售即断货已经成了常态,不仅是华为Mate60,小米、vivo、OPPO的旗舰机型都需要加价才能拿到,而且打包销售的情况很常见,有些经销商拿手机壳、钢化膜与手机本身做成一个套餐,消费者必须全套购买,溢价往往在500—1000元间。

  至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背后,是否有人囤积居奇,经销商也对北京商报记者坦诚谈到,手里有货的人肯定会观望风向,越涨越不卖,即便要卖的话,也几乎是一台手机一个价,不会整批出货。当然价格回落也有明确的时间点,那就是等品牌官网或线下门店大批现货到货,或者不受限制的接受用户预订开始,其他渠道的价格才会回归合理区间。

  价格起落背后

  在业内观点看来,无论是苹果频频降价,还是华为手机供不应求,在这背后经销渠道总扮演了那只看不见的手。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一般来说,手机厂商没可能也没力量直接控制下游售价,这样不仅有垄断的嫌疑,投给你是也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无法让厂商根据反馈来调节产能。包括苹果在内的手机品牌,其通常做法是,严格管控、审查经销商的资质,尽可能不让无资质的商贩得到货源。专家称,至于价格方面,虽然涉及机密,具体数字难以公开,但手机厂商给到经销商的价格肯定远远低于市场零售价。

  不过品牌和经销商之间也会打架。专家指出,iPhone 15官网降价的速度追不上第三方便是一个例证。长期以来,iPhone在国内一直定位在高端市场,不会为了增加出货而损失品牌形象,所以在降价动作上,苹果一直较为“矜持”,但电商平台对此并不在乎,相反iPhone在网上的售价越低,越是让消费者觉得该网站议价能力强,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这对淘宝、拼多多等电商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宣传。

  除了在品牌定位上的分歧,在利益上,经销商和品牌之间也可能产生分配不均的情况。在采访中有经销商对北京商报记者直言,新手机上市的两个月以内,“根本别想从官方买到,因为他们那里根本没货”,经销商表示,“如果手机都让他们卖了,那我们吃什么”。另有“黄牛”对记者称,从大经销商处囤货倒卖已经是潜规则,“不然我们手里的货哪来的”。

  在专家看来,手机供应链的灰色地带难以避免,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手机这种产品的特性,就决定其必须依赖分销网络,而不可能完全直销,因为对品牌而言,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市场,即便品牌能在大城市设立直营店,但县、乡、镇一级的市场,仍然需要分销商推动。如今各大品牌均有平价产品条线,而下沉市场正是其必争之地。

  专家指出,在这种背景下,经销商帮企业承担了品牌宣传、库存调节、市场反馈多重责任,产品收入也理应由各方分润,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品牌与渠道商还要在博弈中不断寻求平衡点。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