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提高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气候韧性

发布时间:2025-01-01 08:32:15 来源: sp2025010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

  提高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气候韧性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给城市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京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他认为,要建立陆、海、空、天多手段协同观测的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进一步提高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的能力。并且建议把适应气候变化和减轻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融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全过程,提高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气候韧性。

  谈极端天气

  要建立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

  新京报: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同时还出现在了之前很少出现的地方,如北方极端暴雨。这对各地城市规划、公共设施建设、应急制度等方面都带来了哪些挑战?你有何建议?

  张兴赢: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和雨雪冰冻等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重创,极大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强化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升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研判能力。

  例如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等方面广泛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根据气象灾害影响和气候安全因素,修订基础设施标准、优化防御措施,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强化气候韧性和安全。

  此外还可以推进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发展台风、干旱、洪涝等巨灾保险气象服务,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气象服务。

  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强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构建与属地责任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推动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推动落实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作用与责任。

  新京报:今年两会,你带来了建立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提案,这一系统在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张兴赢: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包括陆、海、空、天多手段协同观测,并联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建设自动化、智能化地球系统综合观测体系。

  该系统注重协同观测,注重数据开放获取与多维应用,注重观测仪器、空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综合观测能力与数据服务效益最大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监测、预测能力,对全球进行广泛、协调、持续的观测,并在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改善能源资源管理、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谈预报预警

  2023年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新京报:针对发生的极端天气情况,公众希望预报再早一些。我国的早期预警能力是何现状?

  张兴赢:2023年,暴雨预警准确率93%,强对流预警发布提前时间达43分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61公里。中国气象局2023年共发布预警42万条,预警短信总计送达41亿人次,累计叫应党政机关负责人次数20万次,累计叫应行业部门次数38万次,行业部门联动5万次,联合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林草局发布高森林火险预警12次。

  未来,我们仍需要在早期预警系统“四大支柱”上下功夫。第一是灾害风险知识和管理,即对危害、脆弱性、生计、社会融入和风险暴露等方面进行深入且立足当地的分析。第二是监测检测与预报,即将危害相关信息与暴露度和脆弱性数据相结合,以识别风险并支持决策。第三方面是预警信息传播,即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建设针对最脆弱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可操作预警系统,并建立反馈机制,解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在理解预警和采取行动方面面临的知识不对称等问题。第四是备灾与应对,即呼吁当地人和组织机构制订各自的应对计划,同时将计划纳入政府管理系统中,考虑气候变化趋势和复合风险因素,定期更新计划。同时,各个部门需充分参与对公众的培训和引导,提升对早期预警信息的解读和响应能力;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的知识共享、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建立全面覆盖的预警系统,提高整个社会的抗灾能力。

  新京报:极端天气对城市运行、公众安全有显著影响,天气的预报预警可否再精细?

  张兴赢:为公众提供更加精细的预报预警,就需要在预报层面制作更加准确的预报产品,在科研和业务上要共同发力,加强观测,加强极端天气形成机理研究,加强AI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极端天气预报技术上研发应用,提高预报精准水平。在预警层面,要提高预警发布的精细化水平,将预警信息与可能影响到的人员、区域、行业等因素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靶向预警,采用最适宜的发布渠道进行更广泛的覆盖,用最适宜的手段进行更精细的送达,实现更加高效的应急联动,从而让预警发挥更大的减灾效能。

  谈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项目应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新京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受影响城市开启灾后重建工作。借鉴应对此次洪水的经验教训,你认为重建中的难点和重点是什么?

  张兴赢: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建议把适应气候变化和减轻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融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全过程,科学、客观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发生频率和强度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建设标准结合起来,从适应角度减轻未来类似“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带来的危害,提高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气候韧性。

  首先,我建议进一步加密地形复杂地区极端天气气候监测网络建设,加强三维立体综合观测,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报预警,建设基于风险和影响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升复杂山区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准确率、精细度和提前量。

  其次,建议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建设项目应当统筹考虑气候的适宜性、影响性、风险性,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灾后恢复重建涉及的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行,需充分考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概率和风险,确保足够的适应弹性,注重增强灾后重建工程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三方面,我建议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建设中注重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和气候变化风险,提高防洪排涝标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不仅要满足于当前的和历史上曾发生的灾害的防灾减灾,还要着眼于未来长远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灾害强度和承受能力、应对能力,对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降雨情况有所考虑,对未来气候变化风险提前有所应对。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王景曦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伴随而来的灾害,是社会治理一个十分重要的风险点,需多方协同配合,不仅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防御机制体制,还要对公众强化科普宣传,推动全社会形成灾害防御合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