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研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 专家建言加快构建现代医药工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4-11-22 22:51:05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发布数据称,截至目前,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

  有评论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医药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中国医药工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医药工业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

  医药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加快创新发展,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尤其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中国自主研发的多个药品品种、创新水平等均得到国际认可,中国药物研究和产业发展正进入新阶段。

  “我们在培养基、罕见病治疗诊断等领域内建设新靶点,持续开展创新药的基础研究,多项技术获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姬广聚介绍说,致力于创新药基础研发的源生生物自2015年成立以来,围绕细胞培养基、罕见病诊断、治疗和抗衰老等领域展开的创新药研发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他举例说,经过多年攻关,团队自主研发的eMSC培养基在细胞扩增速度、细胞“活性”、细胞衰老延缓以及细胞一致性等多项培养基核心指标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次会上还有不少业内专家、企业代表分享了高端医疗器械、诊断技术、生物制药等行业最新成果,展现中国医药工业不断突破的历程。

  建言加快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联动产学研用是医药工业产业链的显著特点。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到把解决方案用于临床,“全链条”融合将不断推动产业技术孵化、产品应用。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在会上介绍了北医三院将临床实际与企业研发结合的事例,并表示“这对于实现精准诊断很有意义”。

  “我们已就MDA5阳性皮肌炎、脑卒中、肺纤维化等疑难疾病展开相关创新药的研发。”源生生物研发团队代表、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丹在受访时,则以独家建立新靶点的环状RNA快速诊断脑卒中IVD诊断产品为例说,以千元人民币以内的单例检测成本,实现45分钟快速检测出结果,在降低医疗负担的同时可为患者抢回治疗“黄金时间”。

  张丹还介绍说,团队自主研发的靶向降解卒中标志物环状RNA小核酸药物,可用于卒中急性发作期,推动基层医院实现快速响应治疗。此外,脑卒中试剂盒已进入临床阶段,预计未来两年内将投入市场,届时将帮助更多基层医院建立起脑卒中的确诊能力,并帮助三甲医院加快脑卒中的确诊速度。

  对于如何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有专家建言,应“鼓励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级医药研发平台建设”。还有学者表示,要更好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需有效衔接、协调运转,打造一批高质量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

  下一步构建现代医药工业体系

  着眼未来,如何让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更多惠及广大民众?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此提出发展思路,包括“加快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等。

  “深入实施医药创新产品产业化工程和医药产业化技术攻关工程,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打造一批创新高地和高水平产业集聚区”“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技术许可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相关部门提出的举措也受到广泛关注。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环节中最关键的原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行业上游。”姬广聚表示,研发团队将加速培养基领域的国产替代,并与下游创新药生产厂商联手攻关破解生物医药难题。

  亦有专家指出,要把握数字技术,加快“智改数转”,不断开拓产业发展空间。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将打造跨领域、大协作、快速迭代的医药产业链协同创新制造平台,推进医疗装备与5G、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

  “我们的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管线开发、临床实践及产业经验。事实上,人才培养在构建现代医药工业体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张丹注意到,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引育协同工作机制近日正式成立,他期待该机制在加快推进医药工业领域产才融合发展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