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权威发布)

发布时间:2024-12-21 19:37:16 来源: sp20241221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和地方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情况。

  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有关部门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从几方面作了介绍。

  规划政策框架搭建形成。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此为蓝图,有关方面制定了相关规划,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产业、教育等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形成了目标一致、层次明确、相互衔接的规划政策体系。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批高校、医院、央企总部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北京首都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副中心功能日趋完善,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当前,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已经基本显现,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白洋淀水质基本保持在Ⅲ类。

  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10多家北京医院与河北北三县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开放取得实效,2023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200万标箱。在河北,张家口市加快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唐山提前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十四五”目标任务。

  交通一体化网络加快构建,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生态协同治理成效明显,2023年区域PM2.5比2014年下降近六成。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持续强化,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1万多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800亿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99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直接结算。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京津冀推出第一批165项资质资格相互认证,230余项高频特色便民服务实现“自助办”,自贸试验区51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稳步推进,雄安新区正在拔节生长

  会上,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当地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做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主要进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稳步推进,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拔地而起。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二期已经全部建成投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迎客,环球主题公园成为北京文旅新地标,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全面提速。

  天津加强与北京对接联动,市场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作了具体介绍:加快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建成运营津兴城际高铁;发挥天津港优势,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共用;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持续增强协同发展内生动力,去年北京流向天津的技术合同达2324项,成交额同比增长85%;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协同联动。

  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雄安新区正在拔节生长。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成中表示,近年来河北有序推进承接疏解,“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疏解政策环境;打造高品质生产生活环境,雄安商服中心等商业办公住宅配套设施投入使用;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筹建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过去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是夯基垒台、落子布局,重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郭兰峰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和三省市一起,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围绕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问题,抓住疏解不放松。当前,疏解的第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下一步将实施新一批具备条件的疏解项目,同时更加注重在疏解过程中提升。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北京“新两翼”,培育区域增长极。在雄安新区继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功能,推动绿色发展,增强北京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促进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下一步,将制定出台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做好北京通州区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持续推进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抓好唐山高质量发展方案落实。同时,发挥好京津冀对山东、内蒙古、山西等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向规则协同并重转变。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融合,推动自贸区等开放平台加强制度创新合作,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京津冀医联体建设,强化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政策协同。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让京津冀的天更蓝、水更清。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8日 02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